盘点中国十大“悬”案:南大碎尸案疑云重重 消失的科学家引猜想

十大“悬”案,有的已解,有的仍旧被迷雾笼罩。警方的追寻不会止步,枉死的冤魂和他们的家人也终会有等来真相的一天。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南大碎尸案的嫌疑人被抓获,是兄妹作案”的消息,警方随后予以否认。
该案件虽尚未侦破,但这则消息还是让这起23年前的悬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回顾过去,技术的不发达、经验的缺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疑案。这些年来,随着天眼、DNA技术、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许多曾经的悬案被破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白银案”。那么,那些曾经的疑案中,还有哪些已经被破获,有哪些却仍旧等待着人们去揭晓呢?
一、阴云笼罩的“南大碎尸案”
千片尸块引恐慌
1996年1月19日清晨,江苏省南京市,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打扫卫生时发现一个黑色塑料袋,以为是猪肉,拿回家后打算洗净后吃了。在清洗过程中却发现了三根手指,清洁工随即报案。
随后,尸体的其余部分在其他地方被陆续发现。警方整理后发现凶手将尸体煮熟,并切割成了2000多片,刀工精细,码放整齐。后经南京警方确定,被害人是当时年仅20岁的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生刁爱青。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动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2016年1月19日,网传这天是“南京大学碎尸案”20年追诉期的最后一天,公安部刑侦局随后辟谣:“南大碎尸案”将永远追查到底,绝不放弃。
刁爱青其人
刁爱青1976年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个子1.65米左右,短发,单眼皮,眼睛稍有些近视。朋友形容她的性格特点为:内向、文静、孤僻。她喜欢王杰、齐豫的歌,还喜欢看书,总会在书摊前流连。
1995年,复读后的刁爱青高考成绩离南京大学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差三分,托关系进了南大的成教脱产班实习。1996年1月10日晚,刁爱青因心情不佳外出散心,此后再未回到宿舍。
出事之后,刁爱青的家人本想去认尸,但由于遗体被切割地太过细碎,视觉冲击力太大,在警方的建议下放弃。
图片
黑弥撒事件
2007年,该案的一些细节首次见诸网络。
2008年5月28日,有人在网上建立了“刁爱青”吧,并留下“刁爱青,真的好想你”的帖子后消失。有网友怀疑发帖者正是凶手本人。
同年6月19日,天涯论坛上一名ID为“黑弥撒”的网友发表了《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一文,黑弥撒猜测死者是在某种宗教仪式中被杀害的。他对凶手的相貌、性格、作案手法和动机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描述。
随后另有一名网友对其进行了几千字的回复,对“黑弥撒”的语言细节等进行分析,暗示其与案情有关。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引起了大量关注。最后南京警方介入调查,确认“黑弥撒”的父亲是参与过案件调查的警察,案发时他不具备作案年龄,排除作案嫌疑。
二、被投铊毒的“清华才女”朱令
认定投毒却无凶手到案
1994年11月至1995年3月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清华大学女生朱令不断出现一些胃痛、呕吐、头发脱落的症状。后经警方确认为被人投入重金属铊盐而中毒。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截至目前尚无明确结果。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令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图片
案件疑云
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
1994年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未能查出病因。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3月,朱令病情恶化。3月9日,李舜伟教授怀疑铊盐中毒,但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无法进行铊中毒检测。
4月,朱令的同学通过互联网进行求助,确定其为铊盐中毒。4月28日开始服用普鲁士蓝解毒,一个月后中毒症状消失,但由于被投毒的剂量过大,后遗症将相伴终生。
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正式立案调查。在立案之前,朱令宿舍曾发生离奇盗窃案,朱令的洗漱用品丢失。
1997年4月2日,朱令的同宿舍同学孙维被警方作为嫌疑人带走调查,警方称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
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次日,公安14处因没有证据宣布解除对孙维的嫌疑。
此后,不断有当年的同学和一些路人指出孙维就是凶手。指出孙维利用当年技术不发达,无法在短期内确定朱令病因的空子,前后两次在朱令的杯子中下毒,事发后又自导自演宿舍失窃案毁灭证据。
2013年4月18日孙维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等待真相笑骂由人,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
2013年5月3日,美国白宫官方请愿页面出现了有关请求调查和驱逐身在美国的“朱令案” 嫌疑人孙维的请愿书。
朱家有女 奈何薄命
朱家曾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大女儿吴今1987年考入北大生物系,1989年在郊游时意外坠崖身亡;小女儿朱令因为姐姐身亡的缘故改读清华,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事件发生后,许多关心朱令及其家人的人士在2004年3月发起成立了“帮助朱令基金会”,建立和维护有关朱令的网站。截至2006年3月,基金会海外募捐已超过三万三千美元;其中部分捐款已送达朱令家庭,作为她的康复治疗费用。
三、消失在“死亡之海”的彭加木
消失的科学家
1980年5月3日,身患癌症的新疆科学院副院长的彭加木带领9名科考队员第三次进入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在留下一张上书“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的字条后失踪。国家先后进行了4次大搜寻,却始终未找到其下落。
图片
几种猜想
由于始终没有找到彭加木的遗体,而当年的四次大搜寻又发动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关于其失踪真相也引来了不少的猜想,其中以以下三种最为著名:
1.“双鱼玉佩说”
在被传的最为离谱的“双鱼玉佩说”里,彭加木一行人在罗布泊的古遗迹中发现了一块双鱼玉佩,它可以对人和其他生命体进行“镜像复制”。
在一次实验事故中,彭加木就被进行了复制,两个彭加木同时出现于人世的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将掀起轩然大波,于是彭加木改名换姓、隐匿于世,对外宣称彭加木失踪。
2.“队友集体杀害论”
这种说法说:当时考察队几乎弹尽粮绝,队员们想向军方发电报求援,然而队长彭加木认为,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会给国家造成巨额花费,不如自力更生,就近找水。
考察队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极端焦躁的情绪和死亡恐惧下,队员们集体杀害了彭加木。同时,彭加木留下纸条的时间和被害时间都是在6月16日,而队员们为了拖延时间和圆谎,把16改成了17。
3.“去了美国”
1980年10月11日,香港《中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一份大幅新闻报道。
报道说:“就在北京透露出彭加木身亡大漠的同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彭加木结识三十多年的老友、中国留美学者周光磊却于9月14日晚在一个饭馆里见到了他。
不过,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之后辟谣,说这是一个“编造的故事”,周光磊也随后辟谣。
无人区上的丰碑
1982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他失踪的地方树立了纪念碑,上书“一九八零-六-十七彭加木同志在此考察时不幸遇难”。这块纪念碑也成了无数来罗布泊的探险者的朝拜之地。人们在他的纪念碑前摆满了水。一是为了纪念他,二是让那些在无人区迷路缺水的探险者能在此找到补给。
图片
2003年,同为植物生理生化科学家的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去世,享年79岁,她没能在有生之年等到彭加木的消息。深埋在纪念碑下的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有她写给彭加木的一首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未能举办的生日宴”:红安八人灭门案
八人遇害
2007年12月26日晚,湖北红安县上新集镇黎明石灰厂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包括老板汪世书在内,共有8人被害。老板堂妹一家以及来打工的三人也在遇难者当中。
案发后,武汉市公安局首席刑事技术专家郑道利、痕迹学专家陈建洪等专家也赶到案发现场,参与案件侦破,但截至目前仍没有官方通报显示该案破获。
有媒体报道,警方表示从现场来看八人应该是在刚吃完饭在看电视,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被人杀害,这也是本起案件最令人疑惑的地方。
图片
遇难者名单
汪世书 56岁,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黎明石灰厂老板;
陈小润 (又名陈华珍) 54岁,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黎明石灰厂老板娘;
汪春莲 32岁,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在石灰厂做饭,系汪世书的堂妹;
吴小发 33岁,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在黎明石灰厂开货车,系汪春莲的丈夫;
吴梁波 9岁半,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 吴小发夫妇的儿子;
汪世军 60岁左右,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人,在石灰厂打工负责烧窑;
黄世贵 60岁左右,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某村人,在石灰厂打工,负责烧窑;
袁某 (因身材高瘦被熟人戏称“架子”) 60岁左右,黄冈红安县上新集镇某村人,在石灰厂打工,负责烧窑。
未能举办的生日宴
被害人之一吴小发的岳父汪业杨清楚地记得,26日晚上6时10分左右,女婿吴小发骑车带着外孙吴梁波到他家送鱼。
外孙吴梁波生于1998年6月21日,家人考虑到冬天亲属团聚容易,便决定将孩子的10岁宴席提前到2008年初举办。惨案发生后,这场筹划中的生日宴再也不能举办,成了永远的遗憾。
五、“我一定会回来的”:大连理工博士生失踪案
人间蒸发的博士生
1995年11月23日,刚考取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张利在给家人、同学、朋友、恋人留下几封信后,独自一人背着一个只有少量现金、没有任何证件的小包离开了学校,从此“人间蒸发”。
据张利出走前惟一谈过几次心的同学回忆,张利在跟他的谈话中说,他要出走,五年或十年,一定要干出个样,回来给王惠秋老师(注:张利的导师)看看,知道他是非常有潜力的。这期间,他还几次找人给自己算了命,几次都问到财运。但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张利出走是为了挣钱,又为何没有带任何证件走呢?
图片
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
您们好。
我这的一些情况您们可能已了解了,21、22日我和妈妈也通了电话,了解了家里的很多苦衷,我深感良心不安。
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拖累家里了,只有自己找个归宿,等以后有点出息了,再回家见您们。
另外,蔚儿及其家人对我非常好,在吃、用方面给了我很大照顾;在我精神不好,睡不好觉时,她们也从各方面安慰我,完全没有把我当外人。我真感到了无以报答人家。为了不拖累人家,我决定自己找归宿,让蔚儿能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半年来,表面上我运气很好,其实,到现在为止,我欠别人的实在太多,我对不起我的导师王惠秋老师,也对不起我新报的博士生导师孙宝元老师……
我之所以要寻求一种解脱,完全是良心上受责过多,又无力摆脱,与别人毫无关系。
爸爸妈妈,您们的养育之恩,有机会我一定要报答的,我已经为您们和张华许愿了,您们的将来一定是幸福的。
或许五年,或许十年,我一定会回来的。
祝 好
儿:绍文
95.11.23
图片
专家分析其可能出家
◎李玫槿(中国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曾为马家爵做过犯罪心理画像):
从他的信看,他应该不会自杀。他还是有情感的人,尤其是对亲人。他在信里也提到5年,或者10年的概念,我觉得他可能是想不被打扰地做一些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我的整体评价是他想做一个好人,但是他活得很累。他很有责任感,但他还在读书,他感受到了经济压力,这和他的责任感构成了一个矛盾,一般高智商的人自尊心都比较强。我们国家的教育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读书过程中的经济来源问题,不像国外,有比较完善的奖学金制度。
我看他给女朋友的信是绝笔的意思,但是给家人的信还是写的要回来。从给女友的信里可以感觉到他对她太客气,大量使用敬词,不太有情感,而且下面的落款是“小毛毛狗”,给我感觉像小孩子在玩游戏,很装的。而在真正经历一段爱情的时候不应该是这种语气和状态。
我觉得,他是知识分子,到了一定时候他要谈对象,但他又没有爱的感觉,可是这个女孩和家人对他非常好,女方家庭条件也很好。他觉得对不起他们,但他说不出来不想再谈下去了。“我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弱点,我不会给你幸福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女孩对他非常好,但他对女孩没有太大感觉。
他已经读到了博士,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也不是到哪都能用的,而且他没有毕业证没有身份证,找工作也许很难,也就是说打工的可能性都不大。我想他会找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回避现实,因此出家的可能性较大。家人可以再耐心等等,有可能的话再到一些寺庙找找。
上面的五起案件至今尚未有明确结论,期待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能够有新的进展。但还有一些曾经引起无限猜想的疑案在公安机关的努力下最终给了公众一个答案。
六、裸死在宿舍的湖南女教师
“中国版辛普森案”
2003年2月24日上午,湘潭市临丰小学任音乐教师黄静被发现裸死在宿舍床上,全身赤裸、身上有多处伤痕。前一夜,黄静与男友在单位宿舍共度。尸检报告称其为处女,但其男友姜俊武的精液在现场被发现。由于当时屋子里只有两个人在场,一个是死者,一个是嫌疑人,并无其他人证,而后的尸检报告又迷雾重重,有些人便将黄静案称为“中国版的辛普森案”。
图片
六次司法鉴定 五份相互矛盾的尸检报告
1.2003年2月25日,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公布了本案的《司法医学鉴定书》,鉴定结论为:死者黄静系患心脏疾病急性发作导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猝死。
2.2003年3月19日,湘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委托湖南省公安厅刑侦局又进行了第二次死因鉴定。鉴定结果是:黄静系肺梗死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死亡。
3.2003年6月8日,公安部组织相关专家再次做出第三份鉴定,结论仍为“因肺梗死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同时认为“其体表外伤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成为一个间接诱发因素。”
4.2003年7月3日,由于对前三份结果不满,黄静母亲委托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专家对三份鉴定结论进行医学理论审查。审查鉴定结论显示:认为黄静属非正常死亡,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或肺梗死证据不足。
5.鉴于巨大舆论压力,警方被迫同意进行第四次司法鉴定。这次进行鉴定的专家是在孙志刚案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陈玉川教授。2003年8月,鉴定结果出来了,陈玉川认为警方出示的黄静突发疾病的死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该鉴定认为,从现有材料观察,未见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梗死的病理改变。
6.2004年3月22日,司法部上海鉴定中心的法医受到委托对黄静进行第五次司法鉴定。但法医们在来到湘潭后发现,原本保存黄静器官标本的湘潭市二医院病理科已将心脏烧毁。第五次司法鉴定被迫中止。
7.2004年6月30日,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组织了5位专家赴湘潭,在心脏被烧毁,遗体高度腐败的情况下就黄静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进行医学鉴定。2004年7月2 日,他们作出了“被鉴定人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因姜俊武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性活动促发死亡”的鉴定结论。这就是关键性的有关黄静之死的第六次司法鉴定,也是判决书上最终采信的鉴定结论。
没有人证的案件
黄静母亲回忆:2月23日下午黄静一切正常,离开家的时候,还弹了钢琴,跳了舞,唱了歌给她听,生龙活虎的。下午两点多,和黄静相处了近10个月的男友姜俊武在湘潭市沙塘村的黄静家吃完午饭后,开着新买的奥拓车带着黄静离开。
其男友姜俊武的证词显示:2月23日,两人一起吃完晚饭后到姜俊武的朋友家打牌至次日凌晨2时许,随后两人回到临丰学校黄静的宿舍同宿。当晚,他试图与黄静发生关系,但黄静不答应。他就没有进入她的身体,两人脱光上衣,由黄静进行爱抚以后,将精液射在了黄静肚子上。
对于黄静身上的伤痕,姜俊武是这样解释的:当晚他与黄静亲吻、抚摸后提出与黄发生性行为,黄不依并将双腿夹紧,表示等结婚时再行其事。姜便改用较特殊方式,骑跨在黄的胸部进行了体外性行为,之后两人入睡。期间他曾试图用手掰开她的双腿,可能期间导致挫伤。最终判决书也采信了这种说法。
2006年7月10日,法院一审判决,宣判被告人姜俊武无罪,但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7399.50元。判决书指出死因系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下,因姜俊武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的性活动促发死亡,姜对黄的死承担50%的民事责任。黄静父母提出上诉。
2007年12月8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原审原告黄静的父母,及原审被告姜俊武关于民事责任方面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七、“一代人的噩梦”白银案
“凶手专杀红衣女子”
1988年至2002年14年中,甘肃白银、内蒙古包头两地有11名女性惨遭入室杀害,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凶手专挑年轻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残忍,极具隐蔽性,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凶手专挑红衣女子下手”的谣言,导致当地许多家庭不许家中的女孩子穿红衣服上街。
现场提取到了凶手的指纹和DNA,但由于02年后凶手再未作案,也没有任何案底,因此追捕工作一度陷入停滞。许多人甚至怀疑凶手早已死亡,所以在02年后才会销声匿迹,这个案件也会成为永久无解的悬案。幸而,警方并未放弃对于凶手的寻找,从各种思路出发推进侦查,终于在最后一起案子案发14年后将凶手抓获。
这起案件情节之惨烈、受害人之多,参与侦破的人员范围之广,造成的社会影响之大都是极其罕见的。28年来,多少刑侦专家、记者和犯罪学教授在白银来来去去,试图厘清案中细节找到真凶。在审判中,白银市检察院在公诉意见中表达了他们的祝愿:“希望严肃公正的判决,让那些冤魂得以安息。让那些未来得及实现的梦想,那些未了却的心愿,那未团聚的亲情、未结果的爱情、未经历的人生,甚至那尚未体会青春的年幼,都得以稍稍平复。愿他们的亲人,能够稍稍感到慰藉,以在其面对波折的人生、经历家庭的惨剧和骨肉分离之后,能够有些许勇气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图片
恶魔落网 拒谈动机
2016年8月26日,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在白银市工业学校一小卖部落网。2018年3月30日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宣判,判处死刑。2019年1月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
警方表示,被执行死刑前,高承勇心态平和,没有情绪起伏。刚被抓时他还试图自杀,知道不可能后,彻底接受现实。他认罪,不上诉,求速死。不把任何人当做救命稻草,和律师及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始终保持距离。许多人都想探寻他犯罪的真正原因,但每当谈话进行到关键时刻,高承勇都会对抗和抵制,要么闭口不说,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瞎说一气。随着死刑的执行,他的动机、心理与人格都将是一个再无答案的谜语。
追凶28年 DNA技术锁定真凶
尽管在案发现场曾收集到犯罪分子的指纹和DNA,但当时囿于落后的技术,案件迟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年,这起连环杀人案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2004年,白银市警方向外界公布详细案情,并悬赏20万人民币,希望能够取得线索。2015年,甘肃省公安厅决定重启侦查工作,并紧紧围绕指纹和DNA两个方面深入开展侦查工作,建立了Y-STR数据库。2016年高承勇的一位远房堂叔因犯行贿罪被收监,按要求采集血样,并由此录入了Y-DNA数据。经过比对,该数据与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真凶的数据一致。专案组随即逐一排查高氏家族,最终确定高承勇为犯罪嫌疑人。
八、“红蜘蛛”法子英劳荣枝案
残杀七人
1996年至1999年三年中,两人合作实施绑架,勒索劫财,残忍杀害了7人,作案踪迹遍及江西、安徽、浙江三省。
1996年7月29日,劳荣枝在南昌一歌舞厅坐台,将熊某勾引至出租屋,男友法子英将其一刀杀死。随后,两人来到熊家,勒索后杀害熊某妻子和女儿。
1997年10月,两人在温州杀害一名坐台女和一名妈妈桑。
1999年7月22-23日,两人窜至合肥市,在合肥一歌舞厅引诱殷某某随劳荣枝来到出租屋并将其杀害,期间为证明其胆量还杀害了一名木匠陆某某。
1999年7月23日,法子英向殷某某妻子勒索钱财,殷家报警,法子英与警方枪战,被击中右大腿,终被抓获。
1999年12月28日,法子英被执行枪决,由于他在审讯中误导警方视线,导致劳荣枝逃亡20年。
2019年11月28日,劳荣枝在厦门落网。
图片
“女魔头”落网
三年内至少残杀七人,手段无比残暴,连妇孺幼儿都不放过,这两人犯下的案件曾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电视剧《红蜘蛛》中,马倩和米兰两个女主角的原型就是劳荣枝,同时也是《法医秦明》中人皮牢笼章节故事的原型。
劳荣枝落网后,拒不承认真实身份,说自己是南京籍的“洪某娇”。警方进行DNA比对,证实她就是潜逃20年的劳荣枝。
当年法子英案的辩护律师称:“劳荣枝的落网可能带来新的线索,会有更多案件被破获”。
扭曲的心理
1.法子英:不关心案情,只关心劳荣枝跑了没
法子英当年的辩护律师俞晞透露,他每次会见法子英,法子英不关心案情,问的最多的就是劳荣枝的情况。
“他从来没说过家人,但每次都问劳荣枝,也一直没有交代劳荣枝的下落。他们两人是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中相识,当天法子英骑着摩托车送19岁的劳荣枝回家,劳荣枝非常感动。
劳荣枝价值观也极度扭曲,知道法子英曾经抢劫坐牢,竟然视法子英为英雄,从此跟随法子英。”在俞晞的印象中,法子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有一次,在提到被其杀害的3岁孩子时,他说了一句作孽。
2. 劳荣枝:隐形20年,长期隐姓埋名,使用虚假身份
这20年来,她像个隐形人,出入于酒吧、4S店、商场,没有人看过她的身份证,无人知晓她的真实姓名。她是雪梨女神,也是“售货大姐”,更是20年前的女教师,黑老大法子英的“女朋友”。
在被捕前,她曾在真爱酒吧、某汽车品牌4S店、某商场手表柜台工作,这三地相距均在6公里左右,连成一个三角形,悄然隐藏在厦门市的主城区。
九、北大学子弑母案
“自毁”的高材生
2016年2月14日,福建一女子谢天琴被人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桂山路172号某中学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住处内。经侦查,其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9年4月21日,吴谢宇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被捕时,他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均通过网络购买。据报道,这三年来他一直在国内活动。
5月27日,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吴谢宇批准逮捕。8月5日,“吴谢宇弑母案”由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报送福州市人民检察院,涉及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三项罪名。
图片
弑母后冷静举办退休宴
2016年2月14日,因未接到曾表示要回国过年的吴谢宇母子,谢家亲属报警打开了吴谢宇母亲谢天琴居住的中学教职工宿舍,随即发现谢天琴被人杀害于家中,尸体被活性炭等层层包裹,并在案发现场发现监控摄像头。警方侦查发现,凶案发生于2015年7月11日,谢天琴的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从作案到现场被警方发现,吴谢宇平静并且成功隐瞒母亲死讯长达半年。2015年七八月份,吴谢宇以母亲的名义,邀请了相识十几年的老师(邻居)们吃饭——相当于替母亲举办退休仪式。受邀者不在少数,和谢天琴不是一个教研组、并不相熟的老师们也都出席了,坐了好几桌。他在宴会上宣布将与母亲在美国开始新生活。当时吴谢宇已经帮母亲办好了离职手续,领取了她的退休金和住房公积金。但实际上,当时其母亲已经被杀害。
北大毕业藏身重庆夜场 审讯中回避核心问题
2012年,吴谢宇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2016年毕业。媒体披露的信息显示,逃亡的三年里,吴谢宇在酒吧做过“男模”,花费十几万购买彩票,多次出入色情场所,这一切都显得与他北大毕业生的身份很不相称。
吴谢宇在公安机关审查期间承认自己作案,并交代作案过程。此外,他曾透露觉得自己与母亲生活得很辛苦,本来想在犯案后自杀,但最终由于目睹其母亲最后的死亡状态,心生恐惧,放弃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
封面新闻此前曾报道,吴谢宇被捕后,警方对其进行了约8个小时初步审讯。在初步审讯阶段,吴谢宇对杀害其母行为并不否认,但对于动机、犯案经过、犯案后自身情况等案件核心问题全采取回避态度,“基本上不做正面回答”。只在自述时称,父亲吴志坚对他影响确实较大。
至今,仍没有来自官方或权威媒体的报道显示其作案的真正原因,也许这将成为继白银案之后的另一个谜题。
十、扑朔迷离的花莲五子命案
一案七命
2006年9月台湾花莲县警方接获报案,指出吉安村一栋民宅发出恶臭,警方敲门不应良久,只好破门而入,发现屋主刘志勤的五名子女陈尸并堆叠于浴室,手脚被铁丝捆绑,刘志勤与其妻林真米失踪。种种证据指向凶手就是刘志勤夫妇,警方发布通缉令通缉多年无果。2015年6月10日,有人在距离案发现场2公里外的一处荒山上发现两具尸骨,经鉴定后确定为刘志勤夫妇。现场发现开封的农药罐,警方怀疑刘志勤夫妇畏罪轻生。2015年9月11日,台湾花莲地方法院检察署宣布侦查终结,由于证据指向刘志勤、林真米夫妇涉嫌杀害5名子女,而2人已确定死亡,因此全案做出不起诉处分。
图片
恐怖的推断
案发现场显示子女5人皆穿着整齐,有3人遭米色胶带缠绕脸部封住眼睛、鼻子,再套上黑色垃圾袋以铁丝绕颈,另手、脚也分别遭铁丝反绑,用凉被包裹遗体或覆盖,另两人其中一人被用围巾包头颈缠绕铁丝,另一人则是颈绕铁丝,再用凉被包裹。
警方在清点物证的时候,发现刘志勤工作室里的一台数码相机最近有使用痕迹,但是里面的SD卡已经不翼而飞,机身存储的照片也已经被清空。花莲警方通过还原技术恢复了曾经存储在机内空间里的数张照片,结果发现相机里记录的是刘志勤怎样亲自杀死自己五个亲生孩子的过程。相片里的刘志勤穿着短裤,亲自用绳子绑起了大女儿,并且打上了死结。警方虽然没有从相片里发现林真米的身影,但是通过相机的拍摄高度以及林真米此前一系列的怪异举动来看,几乎可以判断拍照人就是她。
另外,警方在刘宅一楼客厅书桌上发现两张求救字条,以白纸和千元纸钞上书写,内容分别是“25号 遇绑控制中.孩子危急.请速报警.SOS”、“258巷25号 遭绑控制 危急 请快报警”。后经证实正是刘志勤本人的字迹,警方认为这是刘志勤为迷惑警方视线故意为之的举动。
根据邻居及其他关系人的描述,刘志勤在外有超过千万元的负债,且孩子的受害日期又是在开学日前,因此警方研判,应是家中经济出现问题,以致刘志勤夫妇无力继续抚育五名子女,为了不让子女受苦才杀害了孩子并最终自杀。
图片
疑点重重
虽然警方最终以刘志勤、林真米杀害五子定案,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这个案子。
首先是动机问题,警方判断刘氏夫妇之所以痛下杀手主要是因为欠下了巨额外债,然而根据警方公布的资料,刘志勤当时的收入和资产总额依然数额不菲,远远还达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而且他和林真米的亲戚朋友也不乏家境殷实之人,即使是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也足够渡过难关。
其次,如果已经对世间再无留恋,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先杀死自己的孩子,留下迷惑警方视线的线索,再偷偷逃到深山老林里自杀?如果是因为家庭支撑不下去,杀死孩子后立即选择共赴黄泉,似乎才是全家自杀案件的常态。
再者,现场的故布疑阵也好,拍照留念也好,都属于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刘志勤在凶案现场洒落的烟头,留在客厅里的求救字条,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调查人员认为案件存在另一个真凶,然而他又刻意拍下自己行凶时的照片,目的又是什么呢?
十大“悬”案,有的已解,有的仍旧被迷雾笼罩。警方的追寻不会止步,枉死的冤魂和他们的家人也终会有等来真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