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国庆特别策划 | 谈天论津系列

谈天论津|韩士兰:天津“鲁班工坊”搭建起中非连接交流的纽带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韩士兰来华前曾担任埃塞俄比亚埃中职教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他怀着寻求继续提升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素养的追求,2019年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求学。来津后,他热心关注并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和天津“鲁班工坊”建设等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未来,韩士兰期待不断地夯实自己的知识技能,在人工智能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继续深造。他希望成为天津与埃塞俄比亚及其他非洲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天津和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贡献力量。

谈天论津|高桥健司:致力于神户与中国、与天津间的友好交流合作

日本神户国际交流中心天津代表处首席代表高桥健司先生虽然常住天津还不到1年时间,但他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古文化街、海河两岸都留下了他漫步的身影。
天津与神户的友谊源远流长,日本神户国际交流中心天津代表处自1985年成立以来,36年间,促进了天津和神户的各种友好往来事业,开创了很多两市间交往的历史先河。高桥健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两市在健康领域、ICT行业、港口交流等方面合作,为促进两市间合作发展发挥纽带作用,为两市创造更多的“第一”。

谈天论津|申威:外籍人士将为天津的发展形成良好助力

申威博士来自美国,现任天津和睦家医院医疗总监。他带领着他的医疗团队,为众多天津的中外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天津,他感受到了“家”一般温暖的氛围,只要是有人看到他遇到了麻烦或不便,都会走上前来伸出援助之手。申威说,天津政府非常支持外籍人士在津发展,他相信外籍人士将为天津的发展形成良好助力,再创新高。

谈天论津|申光龍:我爱南开,我爱天津

58岁的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光龍来自韩国庆州。他在天津学习、生活了29年,见证了天津从一个拥有着600余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古都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平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申光龍说,在接下来的从教时间里,他会在南开大学竭尽所能、不留遗憾。等到退休之后,他要继续留在天津,留在南开大学,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并期望在中韩两国教育、文化、社会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谈天论津|雷纳托•佩戈拉罗:意风区里有我的“魂”

来自意大利米兰的雷纳托•佩戈拉罗现任天津意威尼斯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20余年。他所经营的威尼斯意餐酒吧,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在津品鉴意大利地道美食的重要场所和展示中意文化的窗口。作为一个“新”天津人,雷纳托•佩戈拉罗为天津的发展感到骄傲,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天津工作和生活了这么多年,天津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现在在天津生活的很好,我愿意一直在天津生活。”

谈天论津|娜佳:梦想成为一名“新”天津人

娜佳来自于哥伦比亚南部的内瓦,来天津之前,她是当地的一位英语教师。到中国学习并感受东方文化一直是她的一个心愿,2019年,她如愿踏上了前往中国天津的求学之路。现在的娜佳,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一名英语教育与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天津求学的日子让娜佳对继续留在天津生活产生了无限向往。她说:“在毕业之后,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留在天津,当一名大学老师,教授西班牙语。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天津这座城市,成为一名‘新’天津人。同时我也想成为中国与哥伦比亚两国之间友好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