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出席“中国论坛”吹风会。
“中国论坛”是中国驻捷克使馆今年启动的一个公共外交项目,旨在为使馆同捷克媒体和各界人士加强交流搭建平台,希望能得到各位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的媒体吹风会,是“中国论坛”首场活动,主题聚焦上个星期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即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社会近距离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备受海内外关注。我愿首先向各位介绍今年两会有关情况。
一、两会彰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指出,过去一年是中国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中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中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1%、总量达11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超过18%,人均GDP达1.25万美元。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设立一批国家实验室。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达39.1万亿元(约合6.05万亿美元),中国和欧盟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15万亿元(约合1734多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为25%左右,继续是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7%。
此外,中国还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延宕条件下,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为世界奉献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回顾2021年,中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复杂严峻局面和诸多风险挑战,很多情况超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展能够取得上述成就,殊为不易,充分展现中国经济具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两会规划中国下步发展蓝图
在看到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中国下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等。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其中包括中国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中国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在2021年GDP114万亿元这个高基数上实现5.5%的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GDP净增量将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
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包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今年财政支出将超过26万亿元,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货币政策将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中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中国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而且连续5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多赢。相信中国的新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正能量。
三、两会体现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在中国的制度设计中,全国两会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今年,近50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聚焦社会热点、民生痛点,“大”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小”到孩子上学、老人养老等等,积极建言献策;相关部门认真听取并及时回应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议案487件,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政协委员提出提案5979件。根据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补充修改92处。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而此前该法修正草案先后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在网上全文公布,征求到1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根据大会通过的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的比例原则上要高于上届,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此外,目前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已基本完成,全国10亿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这些充分印证,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朋友们!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捷战略伙伴关系。中方愿同捷方一道,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合作机遇,在新起点上促进中捷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断开创中捷友好合作新局面,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谢谢!
来源:使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