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权威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公布

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底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同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主要内容详见下文↓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上海未来新的战略优势,现就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数据资源在链接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引领型、功能型、关键型要素地位不断突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海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打造一流数字基础设施,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进一步增强坚定性和紧迫感,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全力做好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篇大文章,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二、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科学遵循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持续深化上海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先发优势,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数字化基础设施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全国领先,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数字生活成为新风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形成人人享有更具品质、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新范式。治理能力全面跃升,数字规则更加完备,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引领全国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三、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一)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助力“五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加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航运物流、专业服务、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引领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力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大力发展新应用、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培育新职业,做大新兴消费市场,以互惠互利为价值导向,形成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 (二)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以数字化推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社区生活服务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发挥社会和市场活力,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质量民生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商圈平台、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终端等生活“新基建”。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融入数字化进程,不断丰富数字文创、数字内容等相关服务供给。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三)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把牢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以“云网端边安”一体化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为载体,形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拓展“一网通办”建设,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件事”基本覆盖高频事项,构建全方位、全覆盖服务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建设,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数字赋能多元化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群团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四、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四)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新治理力和生产力。以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闭环、系统性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流程环节,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改革红利,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具有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积极完善数字贸易要素流动机制,探索形成信息便利化体系,引导建立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数据价值最大化发掘,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力和运行效率。 (五)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千兆宽带、5G、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覆盖,建设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坚实支撑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支持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核心软件、V2X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先试先用,率先规模化落地,进一步巩固数字技术优势。聚焦类脑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重点领域,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创新策源能力。 (六)以数字底座为支撑,全面赋能城市复杂巨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构建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纳入地理空间、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物品标识、人员活动、车辆状态、安全监测、能源状态、设施设备运行等数据。系统规划“城市神经元系统”,科学部署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执行等感知终端,实现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搭建“轻量化、集中化、共享化”的城市智能中枢,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汇聚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感知、市场与社会主体等多源异构数据,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调用规则,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平台数据对接。 五、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汇聚城市IP 闪亮上海形象 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启动暨年度百佳库发布

汇聚最美上海图片、最炫上海视频、最暖上海故事等城市IP,打造最闪亮的上海城市形象平台。12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宣布启动“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并首次发布上海城市形象年度百佳库H5。 市政府新闻办拟将上海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成一个人民共建、社会共享的城市形象资源整合及展示平台。平台将联通社会各界,汇聚城市IP,为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提供内容支持和人脉聚拢。搭建“最具上海城市形象代表性”的资源库,通过平台聚合展示效应,形成“社会资源—展示平台—推广活动”创新互动机制,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展示最美上海形象的2020年度百佳库是平台启动发布的首个IP 产品。面向主流媒体、商业平台渠道、热点自媒体、社会征集活动等多渠道、全领域征集图片、视频和美文等城市形象素材,以流量爆款、市场口碑、外媒转载、国际反响等要素,臻选年度优秀作品。截至12月29日,平台数据库已收集视频8414条、图片10800张、书籍及美文报道千余条,内容涵盖浦东开发开放30年、进博会、上海抗疫、长三角一体化、苏州河贯通等年度热门话题。这些数据既来自新华社、人民网、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广播电视台、澎湃新闻、上海日报、第六声等中国媒体,也来自美国彭博新闻社、英国路透社、脸书等外国媒体及海外社交平台,还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版权机构。平台以上述数据为基础,首批精选了来自上海官方画册及16个区代表性图库的100幅上海形象美图;精选了《大上海》纪录片、《人人之城》形象片、“抖出你的上海情结”征集短视频、熊掌咖啡的故事、虹镇老街等100部上海形象视频;精选了《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陈丹燕的上海》、2020年度“最美的书”《江南文化丛书》、《查医生援鄂日记》、进博会外媒报道集锦等100篇生动讲述上海故事的美文好书,全面立体地呈现了2020年多姿多彩的上海城市形象。 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版权资产中心参与平台筹建相关工作。来自本市各媒体、出版社等机构相关人员,字节跳动、视觉中国等合作项目伙伴及部分知名摄影师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布拉格时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向海外受众祝贺新年

  2021年1月1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互联网,向海外受众发表新年致辞。全文如下: 亲爱的朋友: 令人憧憬的2021年正扑面而来。新的一年也是中国农历牛年。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在农耕文明中功绩赫赫。在中国人眼里,牛能吃苦耐劳,也强健有力。在这里,我在北京祝您新年吉祥、健壮如牛! 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这一年,带给这个世界太多的艰难和不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人类社会。中国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指挥下,举国上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中国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不少国家蔓延。我们对此感同身受,惟愿尽快渡过难关、人人安康! 作为媒体人,报道事实、传递真相是我们的职责。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我的2000多位同事立即奔赴中国疫情防控第一线。来自“红区”感染病房的记者连线,多语种纪录片《同心战“疫”》等,及时、客观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抗疫的实情。 我们发起开设的《全球疫情会诊室》,邀请多国医疗人士参与,分享中国医疗专家的一线抗疫实践。我们独家专访了医学期刊《柳叶刀》总编霍顿、剑桥大学新冠病毒变种报告第一作者福斯特等人士,用事实和科学澄清了有关疫情的各种谣言。 刚刚过去的2020年,人间真情依然在。距今900多年的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意思说贫困忧伤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助力成功。人如此,国亦然。在艰难困苦中,我们也收获了温暖、温情,更真切体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经此一疫,我们深切认识到人类在疫病等共同挑战面前,唯有携手面对,才能战而胜之! 新冠疫情阻挡了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却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一年间,我与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俄罗斯报、BBC、CNN、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日本放送协会、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欧洲广播联盟等国际媒体同行负责人,以及多国驻华大使等,互致信函近300封,传递问候、倡导责任、深化共识。总台还与来自欧洲、拉美地区多个国家的百余媒体机构通过“云论坛”共话合作、携手抗疫;和多家媒体形成机制化合作,《历史的轨迹》《中国的宝藏》等合拍节目,为疫情下的人们提供了人文的力量。 如同疫情,贫困也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习近平主席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过去这一年,中国实现了整体脱贫。经过八年奋斗,多达一亿人口告别贫困,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作为这一重大历史的记录者,我们向全球发布了中美合拍的多语种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策划了《全球行动倡议2020——脱贫》特别节目等一批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中国一个个村庄、一家家农户的脱贫纪实,向还在努力摆脱贫困的国家和民众提供一些借鉴。 在履行媒体责任的同时,我们继续以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全媒体建设。我们采用“5G+4K/8K+AI”技术,完美直播中国嫦娥五号奔月取土、奋斗者号万米海底深潜等重大科学考察活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我们举办“足不出沪享购好物”网络直播带货活动,为多款欧洲商品打开了中国市场的网上热销通道。 我始终认为,真相是媒体的生命。可靠的新闻、权威的信息,体现着媒体的责任和素养。遗憾的是,一些媒体在涉及中国的报道上,偏见代替了公正、谣言扭曲了事实。无论是在疫情防控还是对香港、新疆等报道,都出现了诸如此类的谬误甚至是天方夜谭。我们及时作出了回应,披露了真相。观点可能不同,但真相只有一个。在新的一年里,全球媒体人有责任让国际舆论场上的谣言少些、更少些。 欧洲有句名言:正义者朋友多。在新的一年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继续履行国际主流媒体的责任,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向全世界传播事实真相、传达正义之声、传递文明之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从百年前的13人建党,到如今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成功带领中国实现和平崛起,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何在?14亿中国人何以如此拥戴这个百年大党?这将是我们今年在新闻报道中向您介绍的一个重点。我们将秉持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全面客观报道中国和世界,向您提供更多的精品节目。 新年的阳光正灿烂。祝愿中国牛年把好运带给您,也再次祝福您!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布拉格时报】中国驻捷克大使馆领事部2021年放假安排

根据工作安排,中国驻捷克大使馆领事部2021年在以下中国和捷克法定公共节假日期间不对外办公: 1月1日(元旦),2月11-17日(春节),4月2-5日(复活节),5月3日(劳动节),7月5-6日(圣西里尔和美多德纪念日,扬·胡斯纪念日),9月21日(中秋节),9月28日(圣瓦茨拉夫节),10月1-7日 (国庆节),10月28日(捷克国庆日),11月17日(自由民主抗争日),12月24日(圣诞节)。 备注:以上放假时间如有调整,请以实时通知为准。 来源:使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