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共建单位授牌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启动仪式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启动仪式6月8日在广东华侨博物馆举行。据悉,该专家团由广东省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广东省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等30多个单位、团体组织合作共建,首批志愿服务专家有128名。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侨办、省侨联领导为专家团共建单位、合作单位和专家团成员颁发了牌匾和聘书。随后,全体共建合作单位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整合合作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发挥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力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切实解决侨胞急难愁盼问题,做好新时代为侨志愿服务工作等主题进行研讨。 活动同步首发《粤侨百问通(2022)–为侨服务问答及指南》,该指南涵盖侨胞关心的身份确认、出入境、回国定居、涉侨教育、经济权益等方面咨询问答。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庞国梅表示,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顺应侨胞和侨界新需求,整合跨部门跨领域专家力量,构建新时代为侨服务新平台,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化科技手段,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及归侨侨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体现了社会各界各领域专家对为侨服务的热心支持和无私奉献。她希望专家团要加强共建合作单位的资源整合,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侨胞提供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为新时代为侨服务探索出一条突破时空、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广东省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曾添贵表示,专家团将立足新时代侨务工作发展特点,涵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整合社会力量发挥专业优势,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服务,全力打造为侨服务“全球通”,铺设服务粤侨“专用道”,助力华侨华人回家乡求学、就医、旅游、投资发展,便利海外侨胞开展与祖(籍)国全方位、深层次交流交往。 泰国泰中侨商联合会副主席魏勇说,期待与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各个单位、各位专家和志愿者通力合作,促进中外侨界人士沟通对接、文化交流、创业咨询、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当好中外民间科技交流的使者,向海外主流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 据悉,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是国内首个公益性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队,下设为侨法律政策咨询志愿服务专家组、为侨医疗健康咨询志愿服务专家组、为侨求学创业咨询志愿服务专家组、为侨政务事务咨询志愿服务专家组等4个志愿服务专家组。 “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为侨胞侨界提供法律政策、医疗健康、求学创业、政务事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欢迎各位侨胞扫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帮助和服务。(广东省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服务中心)
【布拉格时报】布拉格爱华学校首届“读书节”盛大开幕
2022年6月19日,布拉格爱华学校首届“读书节”——暨2022年第十二届全球海外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捷克展)在布拉格爱华学校盛大开幕。 此次读书节采用ZOOM线上会议和线下实际书展同步进行的模式。来自中国、捷克、美国、韩国等四个国家四十多位读书爱好者莅临现场,二十多位读书爱好者通过ZOOM线上会议参与了读书节活动。校园内的捷克“闽侨书屋”拥有六七千册中文书籍供大家免费阅览,同时,学校还准备了750册中文图书,全部免费赠送。活动结束时,现场领取和邮寄方式共赠出中文图书近400册。 布拉格爱华学校的校长郑萍表示:举办“读书节”,举办书展,免费赠送大量中文书籍的初衷是希望把中华灿烂的文化在捷克,在欧洲,在海外更好地弘扬,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华智慧。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祖国的文化,为之自豪;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为之心动。郑校长替所有满载而归的读者们衷心感谢中国驻捷克大使馆、中国福建省出版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版贸公司)、捷克闽侨书屋和捷克福建同乡会为本届读书节提供了数百种精美的中文图书,也期盼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中国文化活动走进校园。 捷克闽侨书屋负责人、捷克福建同乡会会长吴瑞珍表示:已和中国福建版贸公司合作在捷克开展全球海外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活动12个年头,在当地颇受欢迎。为扩大联展影响,2021年开始与布拉格爱华学校联合将联展延至华校,今年是第二个年头。 布拉格爱华学校首届读书节也是福建版贸公司响应中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和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第八届海峡读者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而举办的首场海外活动。 布拉格爱华学校 供稿
【布拉格时报】中国驻捷克使馆举行在捷中资企业2022年年中工作会议
6月16日,驻捷克使馆通过视频连线形式举行在捷中资企业2022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由使馆经商参赞王劲松主持,来自24家企业近30名中资企业代表参会,使馆临时代办张茂明出席并讲话。 捷克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中国工商银行布拉格分行行长陈立淼等与会代表介绍捷克中资企业协会建设和各企业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疫情防控和应对俄乌冲突影响等情况。张茂明向大家表示慰问,充分肯定中资企业为促进中捷经贸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所作贡献,介绍当前国际形势、捷克政治经济形势及中捷经贸合作最新进展,希望企业继续抓好理论学习、合规经营、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对外宣介等工作,以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使馆网
【布拉格时报】四川缩短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 回国航班熔断规则也放宽
“成都发布”6月15日发布消息称,四川疾控对入境四川省的人员集中隔离时间进行了缩短。 这条名为“四川疾控:入境人员闭环管理有变”的信息显示,“将优化入境人员闭环管理措施,对所有从我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0天集中隔离。” 这意味着,从四川入境的人员,落地四川后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时间被缩短了四天。 第一财经记者还独家获悉,中国民航局近日也调整了“熔断规则”,对回国航班是否被熔断的统计日期自落地后7天调整至5天。 入境后集中隔离缩短四天 根据成都发布,“对所有从我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0天集中隔离。解除集中隔离后,由各市(州)闭环接回实施7天居家隔离;目的地为省外的,应闭环送至机场、车站,并提前将相关信息告知目的地。” 此外,从省外口岸入境不满17天的来(返)川人员,应实行居家隔离直至满17天。解除集中或居家隔离时,应采取双采双检,并满足“人、物、环境”三样本同时核酸检测阴性。居家隔离期间,共同居住人员应同时实行居家隔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或不接受共同居住人员隔离的,实行集中隔离。 在四川省内,成都是入境航班相对较多的口岸城市。在此之前,包括成都在内的四川多个城市均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对入境人员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此次四川疾控发布的入境人员闭环管理政策调整,也是首个官宣入境集中隔离时间缩短的省份。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此之前,厦门也曾试点相关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对部分入境厦门的人员集中隔离时间缩短到“10+7”。目前,厦门为期四周的试点已经结束,但仍在继续实施“10+7”而没有恢复到“14+7”。 回国航班熔断统计周期缩短 除了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时间有缩短的趋势,中国民航局近日也调整了“熔断规则”,对回国航班是否被熔断的统计日期自落地后7天调整至5天。 在此之前,回国航班是否要被熔断,要看航班落地之日及随后连续7天内,该航班承运入境旅客的阳性感染者数是否达到5例或更多。熔断规则调整后,决定航班熔断的阳性感染者人数,只统计到航班落地后的5天。 这意味着第6天和第7天出现的阳性感染者,将不再纳入航班被熔断的依据,航班被熔断的几率也就随之降低。 “这两个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一次升级,因为奥密克戎的潜伏期更短,如果国外入境集中隔离还按七天,不一定有必要,也可能会增加隔离酒店传播的风险。”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对记者指出,航班熔断数据统计的周期缩短也是同样的考虑,这样既能有效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也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回国航班的增加,对于降低国际机票价格,方便旅客回国都有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一直被严控数量的国际航班,最近也的确有了进一步放开的迹象。 海航近日就宣布将于6月23日重启重庆—罗马航线,这条航线是疫情后已断航的航线,意味着“五个一”政策进一步突破。 在2020年3月开始实施“五个一”政策时,中外航司在“五个一”政策框架下能飞的国际航班,是以2020年3月16日到22日仍在飞的国际航班为基准的,每家航司在每条航线上的航班量只减不增,只能每个国家每周选择一条航线执行一班。 在国际航班进一步增加的同时,中国驻多国大使馆近日也放宽了回国前检测要求。中国驻美国、爱尔兰、丹麦、西班牙、泰国、孟加拉、埃及等多国大使馆已陆续发布通知,放宽赴华人员行前检测要求,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再要求任何血清抗体检测,以及取消对既往感染史人员肺部CT或X光的检查,部分领区改为行前48小时内接受“双核酸”。
【布拉格时报】新东方主播董宇辉爆火,百万人下单!这个“农民的孩子”有多让人“上头”?
后疫情时代直播火了,不少人乘势起飞抓住机会,找到“事业第二春”,“撞脸兵马俑”的董宇辉就是其中一员。 他能让当年一上英语课就犯困的你,如今准时直播间打卡,一边全神贯注地听课、一边心甘情愿地买单。 董宇辉何许人也?他的“破圈之路”或许不可复制,但一定有能借鉴之处。 董宇辉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出众的表达火到“出圈”。微博截图 教书育人 金句不断的英语老师 先用一位网友的经历来说明,董宇辉究竟有多让人“上头”吧。 第一天点进直播间,他在卖大米,说‘你后来吃过很多菜,但是那些菜都没有味道了,因为每次吃菜的时候,你得回答问题,得迎来送去,得敬酒,得谨小慎微,你吃的不自由,你后来回到家里头,就是这样的西红柿炒鸡蛋,麻婆豆腐,甚至是土豆丝儿,真香,越吃越舒服。’说到了心坎儿上,我买了一袋。 第二次点进直播间,他又在卖大米,说‘我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没办法,好的东西就是想慷慨给你。’我又买了一袋。 今天第三次点进直播间,他还是在卖大米,说‘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去品尝这样的大米。’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我再买了一袋。 刚刚进直播间,他又在卖大米,我发誓再也不买了,但是他说‘以前我做老师的时候,我会穿白t恤,或者西服外套讲课,这样孩子们会觉得我很重视这节课。即使现在我大脑不转其实很久了,但我上来之前还是做了30个俯卧撑,你不要让我坐着了,我愿意站在这里。’ 我又买了。在知识付费的直播间,我付费了N袋大米。 冲动消费不可取。但看到这里,即便你没有进过直播间,不认识董宇辉,也多少能够明白当下“直播带货”已经“卷”到不行,董宇辉为何能行。 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通常是看他身上的标签。董宇辉上一次被众人熟知,是作为新东方英语名师。他出身陕西农村,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毕业时,曾面对保研和年薪20万的工作,难以抉择。父亲问他:“如果你造了一个很好的汽车、或是很贵的手表,然后把它们卖给很富有的人,这对社会五年到十年后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或贡献?”一语点醒梦中人,董宇辉意识到能够影响、改变和成就人的工作是最有价值的,便决定去做教育。他放弃了3个offer,并从1000多人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加入西安新东方。2016年,董宇辉当选(新东方)当时最年轻的英语教研主管。2019年,加入新东方在线教授网课。 直播间里的董宇辉。视频截图(下同) 董宇辉在西安的工作间内,书柜上摆满了书。他总能出口成章,课堂上金句不断,在业内小有名气。董宇辉曾在一场演讲中说:“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有学生评价他总能给人带来希望。 直播带货 知识输出凭才华爆红 “ 终于看到高级知识分子闯入直播带货领域了,这才是直播变革的开始。”东方甄选抖音号下的这条评论,收获很多点赞。…
【布拉格时报】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办理首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6月14日,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同吉林省长春市国安公证处合作,成功为旅捷侨胞吴女士办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这是大使馆和吉林省办理的首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使馆临时代办张茂明到现场指导,并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结束后同出席此次活动的吉林省和长春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进行视频交流。 张茂明指出,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是外交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践行“外交为民”理念的又一生动体现和有力创新举措,为需回国办理公证却由于各种原因不便回国的海外侨胞提供了便利,解决了燃眉之急。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将继续做好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有关工作,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办好,全力为在捷中国公民提供领事服务。 来源:平安捷克
【布拉格时报】俄乌局势影响线束供应,斯柯达自行生产线束
由于俄乌局势升级中断了汽车线束供应,斯柯达正在其捷克总部工厂生产线束。 自从俄乌局势升级迫使乌克兰零部件工厂减产以来,斯柯达、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福特的部分欧洲工厂曾暂停生产。由于供应瓶颈导致线束短缺,斯柯达从3月3日开始将纯电动SUV Enyaq的生产暂停了8周。 目前,斯柯达在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Mlada Boleslav)工厂为Fabia小型旅行车组装线束。斯柯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Octavia、Kodiaq、Karoq和Suberb车型的线束生产将在未来几周开始。 捷克电缆线束制造商PEKM Kabeltechnik在斯柯达提供的组装大厅内建造了必要的生产设备。PEKM Kabeltechnik乌克兰利沃夫(Lviv)工厂的35名女性工人在该组装大厅组装线束,同时也在培训新员工。 图片来源:斯柯达 斯柯达还从德国公司Kromberg & Schubert位于摩洛哥的盖尼特拉(Kenitra)工厂获得了额外的线束产量。此外,Kromberg & Schubert公司目前已增加了其乌克兰日托米尔(Zhytomyr)工厂的线束产量。 斯柯达负责采购的董事会成员Karsten Schnake在声明中表示,“过去几周,我们一直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将俄乌局势升级对线束供应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在乌克兰的生产,并大幅提高了生产能力。”Schnake还表示,“我们对乌克兰合作伙伴继续向我们供货致以最高的敬意。” 斯柯达还计划复制电动汽车充电所需的高压电缆的生产,并将从6月底开始在罗马尼亚生产。
【布拉格时报】以“不变”应万变, 中医药抗疫为何能持续输出中国方案?
内地中医团队进入香港定点救治医院深切治疗部会诊危重症病例 图/内地援港医疗队提供 香港亚博馆新冠救治中心关舱备用,内地医疗队合影 图/内地援港医疗队提供 战疫两年多来,中医药不断以疗效受到关注和肯定。今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了报告,建议成员国在其卫生体系及监管框架中考虑将中医药纳入新冠肺炎临床管理规划。 中医药对抗疫病自古已有,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引发的疫情,中医药抗疫有何秘诀?中西医融合抗疫方案如何持续创新,为世界输出中国方案?记者专访中医抗疫专家,解读中医药抗疫智慧。 援港战疫,中西医融合抗疫方案持续创新 从3%到80%,这对数字,见证了一次中西医融合抗疫方案的创新落地过程。 2022年3月1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第12次踏上抗疫的征途。此次目的地是香港。 “医疗队抵港时,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以下简称亚博馆)的中医参与率不足3%。到5月4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亚博馆宣布关舱备用时,中医药参与率已提高至近80%。”5月6日,回粤休整的张忠德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尽管此次在亚博馆收治的患者,7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85.3%,60岁以上占93.7%。高龄患者有多种基础病,叠加新冠肺炎后,症状相对来说比较重,但我们重点调整了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内地医疗队成建制接管了亚博馆8个区中的6个区,所管辖病床的患者无一例死亡。” 从3%到80%,不仅彰显中医参与率的快速提高,还见证了不到两个月内,中医药抗疫实现的多项突破。 “香港的医疗系统与内地不同,对中医有较多限制,包括治疗方式及治疗的病症范围。我们入驻后,科学扩大了中医药使用范围,修订及完善中医诊疗方案。”张忠德介绍。 4月4日,香港中医医师随内地援港医疗队,历史上首次进入红区,参与中西医协作诊治。5月5日,在内地援港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的欢送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感谢内地援港医疗队在两个方面增强了香港的治疗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发挥了中西医协作在抗疫治疗的优势,建立了中西医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 从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驰援武汉,2021年5月广州“正面刚”德尔塔,到2022年赴香港迎战奥密克戎,张忠德的12次出征抗疫,见证了中西医深度融合的抗疫方案越来越成熟。 中医药抗疫有何秘诀?以“不变”应万变 为何病毒不断变异,中医药却总能找到应对之道?其奥秘在于中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总则。张忠德表示,中医应对传染病有一套理论体系,无论什么病毒,根据证候来分析核心病机,以此建立治疗方案,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个患者辨证论治。 “西医关注的是病毒,而中医关注的是症状、证候,是当病毒侵袭人体,人体对它产生的反应。”在上海指导疫情防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要调整这些不适反应,就叫‘辨证论治’。”而此前张伯礼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剖析为何中医的辨证论治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次新冠疫情,中医看来仍属于湿毒疫范畴。所以中医治疗从湿证入手。” 中国方案获肯定,交叉学科可融合 战疫两年多来,中医药抗疫的成效受到肯定。 3月14日,中国国家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大幅增加了中医药治疗方案内容,近9页的篇幅占了全文近三分之一容量。从预防、治疗到康复,从针灸到中药汤剂、中成药,轻、中、重、危重型患者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