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马里奥:如果你问我未来,我会告诉你,中国就是我们的未来 |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69)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第69期邀请的是来自意大利的马里奥。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69期 姓名:Mario MORETTI 中文名:马里奥 国籍:意大利 职业:意大利船级社亚太区资深总监 两度定居上海的经历,让意大利船级社亚太区资深总监马里奥坚定地认为“中国就是我们的未来”。   城市天际线变美 老建筑“复活” 2008年,马里奥被集团总部派遣到上海负责新造船项目。工作4年后,他转驻雅加达,离开上海后,心底始终有一份牵挂,总想回到上海。2018年,升任意大利船级社亚太区资深总监的马里奥如愿以偿,搬回了上海。 两度定居上海,马里奥看到上海城市天际线不断变化和美化,也见证了老建筑的“复活”。他的办公室就在“上生·新所”隔壁的高楼上,对于这里的改造,马里奥看在眼里:“上生·新所的改造非常棒。尤其是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有什么比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散步,通过享受美食和饮料来舒缓工作压力更好的呢?”   “上生·新所”,曾是在沪侨民的社交休闲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18年,更新打造的“上生·新所”重新开放,原有的功能被恢复并拓展,成为民众可漫步进入、开放式的国际文化艺术生活圈。对于城市中老建筑的“复活”,马里奥这样理解:“中国有句成语叫‘鉴往知来’。保存和珍视过去的遗产是我们建立未来的基础。能够将传统建筑与未来项目相结合,是一座城市面向未来、活在当下、汲取历史精华的关键。简而言之,这就是海纳百川,奔涌向前的上海。”   中国就是我们的未来 2020年,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以上海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运中心,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加速“东移”。在马里奥看来,“上海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宁波位列前五,两市仅相隔数百公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装箱运输集群。此外,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对航运中心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里奥在中国还感受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在数字化和脱碳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航运方面。他认为,这是任何一个旨在成为全球航运中心的城市都必须掌握的关键之一。   “朝着数字化和脱碳的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过程。例如,我们公司目前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两个单独的项目,以促进航运业使用无碳燃料。” “中国就是我们的未来。”马里奥表示,意大利船级社未来将继续在上海和中国投资,增加市场份额。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贝思文:邬达克是我的偶像,我会在上海停留更久 |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62)

【新民晚报·新民网】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第62期邀请的是来自匈牙利的贝思文。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62期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姓名:Back István 中文名:贝思文 国籍:匈牙利 职业:佰路得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 1918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邬达克来到上海,在之后的29年间,他给这座城市留下了100余栋建筑,如今,其中一些已成为闻名世界的“上海符号”。2005年,同样对建筑充满热爱、将邬达克视为偶像的匈牙利人贝思文来到上海,为中欧文化交流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致力于推动中欧文化交流 贝思文,2005年来到上海后,朋友帮他取了这个中文名。当时,贝思文没有想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真的会与文化产生如此之多的交集。 因为父母都是收藏爱好者,所以贝思文从小就对文化、对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兴趣。博士毕业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便为推动中欧文化交流而奔忙。“匈牙利是欧盟首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两国经济往来频繁。而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的国度,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文化方面的合作。” 贝思文来到上海后,一直在想办法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文化领域。给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做数字化展示,提高展览的互动性……贝思文始终致力于文化数字化的创新研发。   2014年,贝思文联合中外行业精英,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魔墙”。如今,在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国家会展中心等场馆,人们都能看到这款互动性极强的高科技产品的身影。   从2015年开始,在担任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期间,他为推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以及中国各省级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而努力着。 2017年,贝思文将《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的匈牙利贵族生活》大型展览从匈牙利引进到上海博物馆。“没想到,中国的观众会对匈牙利的文化如此感兴趣。”前来观展的人流量之大让贝思文非常震撼。 “疫情期间,我们一直想通过数字化技术把国外的文化引进来,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贝思文说,“这可以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增进两国人民彼此之间的了解。” 由于在文化交流和创新技术上的突出贡献,2020年贝思文获颁“白玉兰纪念奖”。   见证中匈两国友好情谊…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安明德: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总是让我发自内心地微笑 |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58)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第58期邀请的是来自约旦的安明德。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58期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姓名:Alaeddin Ahram 中文名:安明德 国籍:约旦 职业:施乐辉大中华区总经理 施乐辉大中华区总经理Alaeddin Ahram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安明德,这是5年前他刚到上海时,中国同事为他取的。同事告诉他,这名字寓意着友善和睦。“我希望不会辜负这份好意。”这位平易近人的绅士笑着说道。 致力于进口产品“国产化”、响应“中国制造2025”、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30”……来中国这些年,安明德带领着这家世界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做了许多尝试。他表示,未来还将继续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与这个美好国度共筑“健康梦”。   上海是不二之选 拥有160年历史的医疗器械公司施乐辉,是骨科、运动医学与耳鼻喉,以及先进伤口管理领域的全球“领头羊”,运营足迹遍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施乐辉在苏州建造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敷料生产基地;2014年,在北京建立亚太地区最大的人工关节生产基地;2020年,在上海设立首家本土化运动医学维修中心……近些年,这家企业的一系列“大动作”,表现出了扎根中国的决心。 为何选择中国、选择上海?“亚洲市场呈上扬态势,我们也意识到中国将引领这一态势。”安明德坦言,中国医药卫生领域需要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助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我们希望搭上这艘巨轮并成为其中一员,上海对我们而言正是不二之选。”   来到中国后,安明德相当重视一件事——进口产品“国产化”,即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和国产化设计。 安明德认为,施乐辉对本地化的需求由多种因素驱动:第一是为了积极对接政府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第二是满足中国医生和患者的特定需求和要求;第三则是基于企业当前在中国的成长。   医疗水平令人满意 “我去过上海许多医院,留下了深刻印象。”安明德丝毫不吝于称赞上海医疗水平,他表示,这些医院提供的服务和院内的设备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他们总是拥有最新、最先进的设备。上海很多医生的技术和经验也是世界级水准。” 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以及中东多个地区生活和工作过的安明德说:“与我曾经生活过的许多城市相比,上海的医疗保健水平毫不逊色。上海人应该为本地的医疗系统自豪。”…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中国驻捷克使馆发言人驳斥捷克所谓中国问题专家涉华诬蔑抹黑

问:捷克媒体7月23日报道,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在捷克SINOPSIS举办的研讨会上称中国借抗疫合作、对捷投资等对捷克进行虚假宣传。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一些所谓中国问题专家信口雌黄,无端对中国进行诬蔑抹黑,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些所谓“专家”所在的“智库”及其资助者长期从事反华活动,散布涉华虚假信息,根本没有公信力可言。进行“虚假宣传”的帽子,扣不到中方头上。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挑战。中捷两国携手抗疫,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受到两国民众欢迎。疫情延宕至今,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社会需要的是信心、希望、合作,而不是造谣、抹黑、推责。 中捷经贸合作坚持互利共赢主旋律,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中方愿同捷方用好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鼓励双向投资和贸易,努力打造更多合作亮点,同时希捷方切实为中国企业在捷克正常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我还要对这些所谓“专家”肆意诬蔑华侨华人表示强烈愤慨。广大在捷克的华侨华人积极参与两国友好事业,踊跃开展正常人文交流,为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我们奉劝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摒弃偏见,尊重事实,停止对中国的恶意攻击抹黑,多为促进国际友好交流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来源:使馆网

【布拉格时报】捷克奥运代表团测出6例新冠阳性引总理动怒

据法新社东京7月22日报道,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捷克奥运代表团内已经检测出6例新冠阳性病例,导致捷克总理安德烈·巴比什作出激烈反应。 报道称,自行车运动员米哈尔·施莱格尔在奥运村内部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此前,一名捷克沙滩排球运动员以及她的丈夫、沙滩排球教练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他检测阳性的还包括另一名沙滩排球选手、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和一名一下飞机就检测呈阳性的队医。 据报道,捷克奥委会决定对7月16日从布拉格到东京运送运动员的包机上可能出现的感染展开调查。捷克媒体称,感染的队医没有接种疫苗。捷克总理巴比什称这是“丑闻”,看来是证实了媒体的说法。巴比什表示:“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事情,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试图说服人们去打疫苗,而这个医生没有。这尤其对运动员不公平。 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体育盛事,奥运会对各国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捷克一共派遣了116 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由此可见,捷克政府还是较为重视这场疫情期间举行的奥运会的,但以目前情况来说,其出场不利且给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带来遗憾。 客观来说,这次疫情事故一定程度上虽和其奥运会代表团的队医有关,但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捷克没有制定好相关的疫情措施。据捷克媒体报道,在队医沃拉切克等人所搭乘的飞机中,一些人员并没有被进行过严格的审查,且部分运动员在飞行期间不佩戴口罩。显然,这次事故并不单单源于队医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布拉格时报】旅月“太空稻”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水稻新品种

7月9日上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农田里,夏风拂面,稻穗摇曳,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和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正忙着收割水稻。 这片水稻“大有来头”。 8个月前,稻种跟随“嫦娥五号”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在深空环境中接受宇宙射线的照射,随后安全返回地球并“落户”广东。 如今,该稻种长成半个人高,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杆。每粒稻谷约1厘米长,呈米白色间褐色。 郭涛和王加峰右手握着镰刀,左手攥住几株水稻,双手横向用力,稻杆应声而断。割下来的稻杆带着稻穗,被整理成一捧一捧,垒成丰收的小山。 打谷机轰鸣起来,农民们临时组成流水线,捧稻,打谷,递盆,装袋……2000多株水稻被分成3大袋稻种,装车运回实验室。 早在8天前,航天育种中心的30余名师生就开始对水稻进行精准采集。每人身上还有一个小挎包,里面是一叠叠标有编号的信封。 “大家按照提前分配好的任务,‘认领’自己所负责的水稻。在小心地查看水稻根部所挂的编号后,给每株水稻采集4穗、约500粒的稻种,放到有编号的信封里。”郭涛说,稻种被带回实验室后,将分成不同的小样本开展研究,以检测水稻的品质。 今年秋季,“中国天稻”的后代将在实验室里开始育秧,并适时移栽到稻田里。未来几年,它们会在广东的土地继续繁衍,纯化优良性状,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南方日报 吴少敏 钟哲)

【布拉格时报】迈出自动驾驶关键一步!广州启动自动驾驶汽车混行试点

日前,广州市发布了《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两个政策文件。 广州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行发展基础上,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汽车混行试点,南沙区、黄埔区等区域将率先试点。由此,广州迈出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当天,广州还启动了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线路。 在试点前期,广州主要支持开展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客运活动及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等载物活动,后期将根据技术发展情况,由市试点办审核并陆续开放如城市智能环卫、快递、邮政等其他应用场景。(南方日报 李鹏程)  

【布拉格时报】丹霞山入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近日发布了《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获奖名单,《丹霞山“五维一体”世界遗产教育模式赋能地方可持续发展》入选10个“全球优秀推荐案例”,展示了中国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丹霞山大力推进遗产教育,探索了“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训练营”“中国丹霞进校园”“奇美天成丹霞山图书漂流”“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认大赛”“国宝丹霞”等系列遗产教育品牌活动,打造了“科普小镇”“自然学校”“科普学堂”“地质文化村”等特色公众教育品牌。丹霞山培育了多元多样的科普达人队伍,将遗产地公众教育融入到遗产管理和保护工作中,通过科普教育将管理者、经营者、原居民和游客有机联结,实现了大家对遗产地科学价值和保护要求的共同认知和理解。尤其针对社区和乡村开展了创新实践,以科普产业赋能社区赋能乡村,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全球开展遗产教育的优秀案例地之一。 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于今年5月发起的国际征集项目,共有来自五大洲近百个作品参评,最终评选出全球优秀推荐案例10个,推荐案例12个。(南方日报 唐音 李贵清)

【布拉格时报】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过万件展品讲述华侨历史

近日,广州华侨博物馆正式开馆并进行内部试运行。博物馆选址越秀区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建筑面积10474平方米,馆藏物品超过1.6万件(套)。该博物馆以国家二级博物馆为目标,以侨为桥,以馆为媒,为广州市民带来了了解侨文化的新平台。 馆内展陈以“广州华侨与历史贡献”为主题,以“尊重历史,以物叙事,以点带面,突出特色”为原则,设立“华侨史话”“家国情怀”“情暖侨心”“记住乡愁”四个基本展厅以及“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厅,全方位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 展陈设计融入了“云山”“珠水”“木棉”“骑楼”的元素,充分展示了广州的区域特色,将侨文化与侨建筑融为一体,彰显广州华侨博物馆独特的侨味。 馆藏物品超过1.6万件(套),其中不乏具有历史和珍藏价值的实物史料:如1887年中华会馆的布告、孙中山致广府华侨的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的亲笔题字、钟南山院士亲笔签名的抗疫防护服、巴拿马总统亲笔签名的致当地华侨抗疫感谢信以及一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珍贵护照和侨批、侨汇等实物史料。 “这座博物馆好比我们的一个家园,让海外侨胞回国的时候,有机会通过博物馆了解先人的历史。”巴拿马花都同乡会永久名誉会长罗记添感慨地说道。(南方日报 郑雨楠)

【布拉格时报】祖籍台山旅美华侨许满大写给家乡儿女的信:青年人有为则可以有望

“我寄语中华之青年人加倍努力,为国为家为人民公众后世子孙之乐园而斗争。”这是收藏在江门市博物馆里的一封侨批里的话,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江门台山市旅居美国数十年的老华侨许满大写给家乡的儿女的,他寄语儿女和青年“努力前进,有为则可以有望也”,字里行间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 坚信祖国局势向荣 据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介绍,根据相关调查,旅美华侨许满大祖籍台山水步,有一子两女。“这是他在1959年9月15日写给儿女恒杨、春合、春美的信。”张一知说,“许满大于1931年前后到美国谋生,他历尽艰辛,在他乡,他仍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伊始,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海外华侨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憧憬。在许满大写给儿女的这封信中,他说:“祖国今日之局势将定必向荣。”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介绍说,根据调查了解,许满大是一位在海外打工的华侨。“在这封信中,他能够从数十年的海外经历出发,一方面向儿女介绍真实的外国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判断出新中国的发展趋势,对新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在那个年代,一位普通华侨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实为难得。” 家国情感浓缩信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人民生活水平仍不高,还有不少困难。“根据许满大与家人之间的其他书信,我们了解到,当年其子女面对国内生活方面的困难,也有出国谋生的打算。”张一知说,“但是许满大认为子女的想法不可取,他认为,青年人不应该因为国家暂时的困难而逃避。” 在信中,许满大说:“身为男子,生于斯长于斯而育于斯,应尽爱国保家之责。当今祖国建设难苦之期,无论何人不能逃被(避)。”在信中,许满大号召青年人要团结起来,一起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他说:“一祸一福全在中国青年人之手上,我希望青年人努力前进,有为则可以有望也。” “从许满大在信中所说的情况看,当时他有重病在身,这封信已经被他当成了自己的临终遗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谈国事多、家事少,把一生对家国的情感浓缩到信中。”刘进说,“在这封信里,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家风的世代相传”。(南方日报 黄文生 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