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捷克外长:欧盟将寻求对俄签证禁令的折中方案

8月30日,捷克外交部长利帕夫斯基表示,目前正在布拉格参加欧盟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国外长将就是否对俄罗斯游客实施签证禁令的问题寻求折中方案。利帕夫斯基称,保持欧盟的统一立场是关键。 捷克总理菲亚拉29日与来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认为需要寻求泛欧解决方案,以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尤其是降低与生产成本不相符的电价。 捷克政府当天发表声明说,两位领导人在会谈中就欧洲能源危机、能源设施建设以及加强两国双边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 声明说,菲亚拉表示,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将努力确保所有欧盟成员国尽快就能源问题共同解决方案达成一致。菲亚拉还表示,捷克希望参与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并对德国计划建设的液化天然气终端感兴趣,将积极参与相关筹备工作。 另据捷克通讯社报道,朔尔茨当天表示,欧盟需要做出“结构性”改变以应对当前不合理的电价。

【布拉格时报】踩在夏天的尾巴上,茅台冰淇淋在上海开旗舰店了

图说:茅台冰淇淋在上海开旗舰店了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踩在夏天的尾巴上,自带“光环”的茅台冰淇淋终于来上海了。今天上午,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思南公馆开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带有“淡淡的茅台酒味”的冰淇淋吸引了不少市民现场尝鲜,尽管售价不菲,却依旧热度不减。 走出贵州“大本营”,今天,茅台冰淇淋在北京、上海、遵义、青岛、哈尔滨五个城市的线下门店同日开业,接下来的两天,还将先后登陆郑州和成都。除了线下门店,“i茅台”也将在前期开启19个省区市基础上,同步启动河南、四川、山东三个省线上销售。据“i茅台”透露,三个多月来,茅台冰淇淋从茅台走向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在消费者的热情支持下,销售额已近1.4亿元。 自5月19日正式开售以来,茅台冰淇淋就吸睛无数。记者今天在上海旗舰店看到,店内销售的茅台冰淇淋分为三种口味,分别为经典原味75g(66元/杯)、青梅煮酒味78g(59元/杯)、香草口味75g(66元/杯)三种口味,茅台酒的含量分别为2%、1.6%、2%。除了盒装的预制冰淇淋,茅台冰淇淋上海旗舰店还会陆续上新现制冰淇淋,让消费者亲眼见证53°飞天茅台酒与冰淇淋的跨界交融。 “入口能品到茅台酒的香味,而且奶味挺浓郁的,好吃。”开业首日,就有不少市民前去打卡,而在品尝之前,自然是先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才能打开盖子品尝第一口。还有消费者表示,买不到茅台酒,买个冰淇淋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 相比过去大众对茅台产品“传统、稳重、商务”的刻板印象,茅台冰淇淋的形象更为时尚、年轻,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茅台冰淇淋的推出是茅台主动向年轻消费群体靠近的首次突破。记者在现场及社交平台上看到,前来打卡的消费者也大多是好奇茅台推出的冰淇淋会是什么口味,买上一两罐尝一尝。 在一众对“雪糕刺客”“雪糕杀手”的“讨伐”中,定价高昂的茅台冰淇淋却如此走红,背后是国民品牌力的支撑。而此次上海旗舰店的开幕,也为本地消费者原价购买到茅台冰淇淋提供最佳渠道。此前,代购茅台冰淇淋已经成为了一门生意。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三款口味的茅台冰淇淋代购价为275元,比原价贵了84元,如果只买一罐,则高达126元,相当于翻了一番。

【布拉格时报】唏嘘!上海丈夫与乌克兰妻子为了这件事,决定离婚……

前不久 上海长宁法院 受理了一起“跨越四国的离婚” 这个故事 让不少人看完 湿了眼眶… 出国创业打拼 他在国外结婚生子 当事人李先生 以前一直在上海生活工作 2008年他跑去荷兰创业 开了一家旅行社 并因为工作常驻欧洲 2017年 李先生和乌克兰姑娘维多利亚坠入爱河 2019年两人结婚了 后来儿子小勋勋在乌克兰出生了 夫妻俩决定让孩子入中国国籍 2020年8月 李先生带着儿子回了国…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真·少女心爆棚!上海“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竟长出115个发光蝴蝶结!还有潮流集市惊艳亮相!

还记得魔都版“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吗? 万万没想到! 最近,这里居然长出了 115个红色蝴蝶结! 引得不少小伙伴们前去打卡! 图 @小红书各路网友 白天 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 一个个红色的蝴蝶结 就像跳跃的红色精灵 俏皮可爱~ 图 @侬好上海网友CC 图 @天安千树 每当日落后, 这百来只的蝴蝶结还会发光哦~ 真·少女心爆棚! 图 @侬好上海网友黄婷…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粤拍粤钟意•重赏寻片|爱了TA那么多年,我想公开

8月2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新闻网主办的“粤拍粤钟意”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式开启。即日起至10月15日,有奖诚邀认识、了解、热爱广东的国内(含港澳台)人士、海外华人华侨、外籍人士等调动“创作DNA”,自备“真爱”滤镜,用影像记录与广东的“双向奔赴”故事。 活动要求,提交的短视频作品须在6分钟以内,聚焦“我喜爱的广东”“我与广东的故事”“我在广东的生活”“我在广东发现的故事”等内容。作品语言不限,体裁不限,微电影、专题采访、微纪录片、创意短视频等形式均可。 活动最终将评选出10名优秀作品奖、20名优秀作品提名奖、20名人气作品奖,奖金分别为10000元/名、5000元/名和2000元/名。 征集期间,将同步开展作品展播。活动启动后,符合主题的作品将在活动官方网页(www.newsgd.com/mygdstory)进行集中展播;优秀作品将获机会在省市主要媒体新媒体平台、户外大屏、海外有关网站和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播出。征集评选结束后,11月将举办专题分享会,线下展映获奖作品。 活动分设官网及抖音话题两个赛区。参与者可登陆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南方英文网首页,进入活动官方页面上传作品,或在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在文字描述中关联“#粤拍粤钟意”话题,并@南方网参加活动。 镜头就位,你将如何破“我的广东故事”这道题呢?拍一封给广东的情书,关于那些乘风破浪的锐意、寻常生活的诗意、你来我往的爱意……奖金已备好,活动指南也奉上,就差有才有趣又有梗的你一句“钟意”了。

【布拉格时报】广东援非医疗队获赤道几内亚最高荣誉奖

北京时间8月5日,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为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4名队员代表颁发了该国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表彰医疗队一年半来为赤道几内亚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自2021年1月起,按照国家部署,由中山医疗骨干组成的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前往非洲赤道几内亚,执行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助任务。一年半以来,来自广东中山的25名医疗队队员坚守岗位,不仅尽职履责、救死扶伤,还积极将广东先进的医疗技术带给非洲人民,获得当地人称赞。 “能够被授予‘国家独立勋章’,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用工作展现了中国医生良好的形象,用行动践行了中国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张振山说。 据悉,从1971年起,广东承担起国家向赤道几内亚派遣援外医疗队任务,已派出31批、共计589人次医疗队员。(南方日报 曾艳春 张振山)

【布拉格时报】一口清凉 寻味乡愁–消暑传统美食仙人粄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市民打包一大袋仙人粄,带回家与家人共享。何森垚 摄 刚出锅的仙人草汤热气腾腾,分装到盆子等待冷却。何森垚 摄   在距梅州城区不远的南口镇车陂村村口,有一家百年老店——饶二老字号仙人粄,店面装潢虽不起眼,但飘香的仙人粄总能吸引过往客人停步购买,人手拎着一大袋仙人粄走出店门。 今年71岁的饶俊顺是该店仙人粄的第三代传人、南口镇仙人粄手工技艺传承人,只见他和妻子二人热情招呼着络绎不绝的客人。而在后厨,儿子饶仕雄和儿媳在有条不紊地制作仙人粄,孙子辈们则在帮忙整理锅碗瓢盆,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其乐融融。 炎炎夏日,凭着仙草的甘香、糖浆的清甜、爽滑的口感,仙人粄总能轻易抓住人的味蕾。因此,仙人粄成为梅州夏日的头牌小吃。 行走街头,随处可见卖仙人粄的小摊,摊主取杯、切粄、加冰、加蜂蜜、滴香蕉露、捣碎调匀,一碗爽滑甘甜的仙人粄就调制好了。 “仙人粄”又称作草粄,其他地方称为凉粉,其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用一种叫“仙人草”的草本植物加工而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仙人草,性味甘、淡、凉、清热利湿,凉血降暑”。 仙人粄之于客家人,是萦绕心头的故乡味道。 饶俊顺13岁时就开始跟祖母学习仙人粄的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多年。“客家地区有句俗话,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人粄是当地人夏天消暑必不可少的美食。”饶俊顺说,仙人粄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即便是远离故土的客家人,回来后也会想要品尝下这地道小吃。 一碗美味的仙人粄如何制作呢?饶俊顺娓娓道来。 “首先要把晒干的仙人草洗净,再放入锅中熬煎,熬煎时加入适量的碱,草汁达到一定浓度时将草渍捞起,再把仙人草汤过滤,留下仙人草汤后加入适量薯粉,同时加热不断搅拌,待汤液变成糊状后就可以倒入瓷钵内冷却,便成了仙人粄。”饶俊顺说。 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对于饶俊顺父子来说,却没有半点马虎。 “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是把握火候,这就需要师傅凭多年经验揣摩。另外,水和薯粉、碱的比例也要注意,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掌握好,做出来的仙人粄才会好吃。”饶俊顺告诉记者,几十年如一日,他们仍坚持传统的工序和配方精制仙人粄。 夏季是仙人粄最畅销的时期。10年前,当饶俊顺在做仙人粄批发时,高峰时期一天能卖掉3000盆仙人粄,那段时期也是最辛苦的时候,每天早上7时就要起床做仙人粄,一直要到晚上7时才能休息,这对上了年纪的他来说,有些吃不消。 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大学毕业两年的儿子饶仕雄,放弃外面的优薪工作,回到家乡接手了饶俊顺的手艺。“祖传的手艺不能埋没,父母的年纪也大了,不希望他们太操劳,所以后来决定回家接手老字号店铺的工作。”饶仕雄说。 饶仕雄接手店铺已有10多个年头,他采用了半机械化设备,比父亲传统手工制作效率上要快了许多,但他时刻谨记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抓好质量、精益求精”的品质,经营好家族的老字号招牌。 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仙人粄依然能勾起无数客家人浓浓的乡愁。“过年过节,外出的客家人回来总会过来吃上一碗仙人粄,对于客家人来说,仙人粄饱含了浓浓的乡情。”饶俊顺说。(南方日报…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深圳前海率先破题创新要素跨境融通

前海进一步激励重点企业人才前来发展。图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受访者供图   自《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后,前海在现代服务业基础上,赋予“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新任务,也获得发展模式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机遇。 最新出台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也将前海与河套、西丽湖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一起,列入深圳四大战略平台,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极核。 然而,“前海如何整合深港比较优势,率先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且避免与周边区域同质竞争”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8月10日晚,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正式发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以深港合作为主线,聚焦“促进深港澳创新要素跨境融通、培育深港澳科技合作创新生态、构建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等领域推出系列扶持措施,成为前海打造科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的破题之举。 《办法》适用于注册登记地、实际经营地、税收缴纳地均在“大前海”开展科技创新,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下统称“机构”),以及在上述机构工作的个人,每家机构和个人每年获支持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和200万元。 关键词1 跨境融通 港澳高校设孵化机构可优先获得空间支持 为构建深港科技创新链条、降低创新创业合作成本,促进深港澳创新要素跨境融通,《办法》将引导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在深港间进行优化配置。 首先,在跨境孵化方面,支持港澳高校设立孵化机构、建立孵化基金。其中,对港澳团队占比不低于70%的孵化机构,优先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载体安排空间支持,为港澳人才提供住宿、交通等一站式配套服务;对投资前海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占比不低于总投资70%的孵化基金,前海产业引导基金将通过合伙或参股方式参与基金设立。 其次,在港澳科研成果跨境转化方面,支持企业或机构购买港澳高校、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许可,衔接支持深圳市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成果转化,予以最高50万元支持。 再者,在创投资本集聚方面,将依托前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港澳及国际资本投资前海科技研发型企业,基金所投资项目须属于前海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 此外,在国际人才交流方面,支持港澳及国际科技企业、粤港澳新型研发机构设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推动港澳及国际博士后在前海发展,按市资助金额予以50%配套资助。 关键词2 创新生态 建联合实验室 可获最高5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 为培育深港澳科技合作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办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联合体、科技创新共同体”等多类型科技创新合作形式。…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广州南沙自贸片区:跨境投融资业务 “银行就近办”

近日,广州南沙自贸片区率先落地资本项目登记下放银行办理政策。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内企业北大荒中垦(广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鑫汇金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在农业银行自贸区南沙分行、工商银行自贸区南沙分行办理了外债登记业务,成为全国首批享受这一政策红利的企业。 “以前开展跨境融资业务,需要前往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来回近150多公里。现在我们可以就近选择银行办理外债登记业务,由银行提供登记、提款、还本付息一条龙服务,大大减少了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广州鑫汇金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按照政策规定,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外债、跨境担保、境外上市、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境外套期保值等外汇业务登记可直接由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辖内银行办理,基本实现跨境投融资业务“银行就近办”“外汇局零跑腿”,大幅优化了南沙自贸片区内跨境投融资环境。(南方日报 唐柳雯)

【布拉格时报】“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正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将至,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版本展正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行。“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以近现代月饼包装和月饼模具为载体,以中秋文化和广式月饼为纽带,以家国团圆为核心,共展出月饼盒、月饼票、月饼模具等200余件史料实物。 广式月饼不但是岭南文化独特的符号,更珍藏着全球华人的亲情记忆。“团圆——广式月饼文化专题版本展”策展人李小平介绍,观众可以从这些珍贵的版本实物中,感受地方特色轻工业包装设计的独特魅力,品读不同年代与地区的中秋佳节习俗,以及这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 历史缩影▶▷ 月饼广告蕴含团圆“味道”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满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因此又称为“团圆节”。作为中秋节的重要象征,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延续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流传至今,历久不衰。 本次展览分为“源起 中秋礼俗”“广式 自成一派”“感恩 礼以食成”“国潮 文化自信”“同根 团圆味道”“问天 人月团圆”六个部分,通过广式月饼物件版本的发展变迁、材质造型、工艺特色和文化传承,将中秋背后的家国故事娓娓道来。 月饼模是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和记录中秋文化的载体之一,图案纹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步入展厅,一件来自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月宫玉兔捣药版式月饼模”分外引人注目。这件月饼模制作于山西地区,虽然历尽百年风霜,但饼模上月宫玉兔捣药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辨,可见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无论大江南北同样脍炙人口。 所谓“食在广州”,品种多样、口味丰富的广式月饼同样闻名遐迩。广式月饼以共融万物的包容性,不断推陈出新,深得海内外华人喜爱,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式月饼”。“广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式月饼在清末逐渐定型,并随着粤商北上,在广东人开设的广帮茶食铺经营售卖。现场展出的上世纪40年代广告印版,由经营有道的粤商将宣传内容拓印在红纸片上,再贴在月饼包装上出售,足以佐证广式茶点饼食在全国的发展和影响。 莲蓉月饼是广式月饼的主流。而上世纪20—30年代多家老字号留下的名价表等史料,则反映出“老广”们百年来的口味变迁。当时的广式月饼除了莲蓉、豆沙口味外,还有腊肠、叉烧、烧鸡等款式,具有明显的粤菜特征,“万物皆可广式月饼”名不虚传。 展厅还展出了不少来自港澳地区的预售月饼广告单。20世纪中叶,港澳地区流行“供月饼会”,当时的工薪阶层只要每个月向茶楼支付一定金额,到了中秋就能领取到美味的月饼给全家分享。由此可见,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到了中秋,总要品尝团圆的味道。 时代印记▶▷ 国潮创意见证“探月”梦想 版本实物里不仅蕴藏着浓浓的“乡愁”,还能找到时代发展的印记。广式月饼包装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发展历程也印证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广式月饼就已形成独特的包装风格。从油纸、纸袋、玻璃盒、卡纸盒,到风靡一时的马口铁罐,再到上世纪90年代百花齐放的月饼提篮礼盒……漫步在展厅中,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中秋童年回忆。…

Read More